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彝族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彝族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婚禮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婚禮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婚姻習俗是民族常見的一種禮數,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民族的婚姻習俗卻成為了一種即將被時間摧毀的文化。婚姻、家庭問題,是民族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新中國成立前,貴州西部彝族的婚姻製度基本上是實行一夫一妻製,婚姻的締結基本是包辦的和重彩禮的婚姻關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確定婚姻關係的主要形式。
而彝族婚姻習俗具體是什麽樣的?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族研究院副研究員劉雲對彝族的整個婚禮過程進行了詳細講述。
彝族婚俗在尋找心儀對象時與漢族大同小異,都是從談情說愛開始。彝族的年輕人多數通過對山歌的方式尋找對象,青年男女在勞動中、節日裏,通過唱歌、對歌,相互結識,傳達情意,也有請人說媒的。
雖然彝族青年男女擁有婚前的社交和戀愛自由,但他們的婚姻很多時候會受到父母的幹預,彝族諺語有這樣的說法:“戀不戀是自己的事,婚不婚是父母的事。”
提親與訂親
彝族男女雙方通過結交後,如果感覺都有願娶願嫁的意向,那男方家接下來就要準備向女方家提親。提親需要媒人,哪怕是自由戀愛的情況,提親時由媒人提著麥麵去女方家(因為原來提親用麥麵是最重的禮物,表示尊重)。如果提親成功,戀愛和婚姻能達到統一,雙方共結百年之好;假如提親失敗,那戀愛和婚姻就是兩回事。
男方家提親如果成功後,便要開始定親,定親時需要男方家打彩禮,一般原來的彩禮以物品、布匹和衣物等為主。而女方家招待前來定親的人,則需要殺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以示隆重款待,也是一種重要習俗。訂親以後未結婚以前,若是男方家提出退婚,聘金即不退還;若是女方提出退婚,則要悉數或加倍退賠聘金。
婚前認親
男女雙方如果確定了婚姻關係,那在結婚的前一年,男方家必須要去女方家拜大年,隻有拜了年後才能結婚;假如是預定的婚期太近而來不及拜年的,則要通過協商,來年補拜。婚前拜年的禮也很重要,在女方族中人裏,男方家需要向新郎的嶽父輩以上的人送一半豬頭,一家人一半,有多少家送多少份,與豬頭放一起的禮還有麥麵、麵條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麥麵和麵條已經被水果和其他物品代替,但豬頭始終沒有變。
如果是女方家長輩需要衣物的,男方家必須滿足,有多少人要就要給多少份。另外,對於女方家同輩的族中人,一家還需要一塊肉,且肉必須有兩匹肋骨(作為拜年禮)。
婚前準備
婚前拜年結束後,男女雙方就等待結婚日子到來。對於彝族傳統的婚禮儀式,其實是很複雜的,並且迎親和嫁女的儀式也不一樣。在古代彝族的社會生活中,婚禮活動的舉行是格外隆重的,在婚禮活動中,人們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拿出佳肴美酒,獻出最美最動聽的歌。但古代那些熱鬧壯觀的一幕幕場麵早已為曆史所淹沒,很多已經無法再重演。
彝族男女雙方的婚禮,其實就是通過唱歌將禮儀一步步完成的。婚禮進行時,男方家要找一批喝酒厲害且懂禮儀的人作為迎親人,迎親人數幾十或上百不等,全部為男,在這些人中要找一個作為迎親隊長,帶領迎親隊伍背著原來說好的禮物到女方家接親。但新郎不能在迎親隊中,新郎需要找自己的弟弟去,最好找親的,也可以是堂弟,或是族中比自己小的,此人在路上的職責主要就是牽馬(馬是用來接新娘的,條件好的用轎子)。
而在迎親隊上路的同時,女方家也準備了一批唱酒禮的人,且全為女,他們準備著所有接待迎親人的禮數。這些禮數中最先開始的就是“打親”,“打親”其實主要針對迎親隊,一般是一些惡作劇,讓迎親隊“掃麵子”。他們在傍晚時分到達女方家被打要輕一點,越早的話就會被打得越“慘”。到了女方家後,牽馬人的任務就非常重,他要在不知不覺中將背來的麥麵掛在女方家堂屋供奉神靈的地方。
在迎親隊到來時,女方家所有長者都集中坐在屋內,迎親隊就要將所有帶來的禮全部交給這些長者,交完禮後他們就會被安排到事先準備好的地方休息。在休息的時候,迎親馬的馬鞍則要專人保管,不能讓女方家偷了,如果不小心被偷了,則需要打酒去找女方家長者,請求歸還馬鞍。
唱酒禮
待女方家招待完所有客人後,便請迎親隊前來吃飯,而在迎親隊來吃飯的路上,酒禮儀式就開始了。一路上,女方家會事先讓唱酒禮的人準備好三道門(門通常是象征的,用樹枝做成),分別被命名為金、銀、銅門,還準備了桌子,桌子上有兩個碗,一個裝水;一個裝酒,碗上放一些小樹枝。所有迎親人都要從這三個門中通過,通過的方法就是唱酒禮歌,如果迎親人唱贏了就通過,但要選擇一個碗中的酒或水喝下;要是輸了,迎親人就會被哄笑。以這樣的方式,迎親人依次通過三道門。
三道門通過之後,來到女方家門口,這時候也要進行對歌,隻有對答如流了才能進屋。所有迎親人坐上餐桌後,不能馬上動筷子,還要進行對歌(這時的對歌主要就是說桌子上吃的、用的等東西的來曆),假如都能回答了,就開始吃飯。吃飯時,女方家唱酒禮的人會圍在桌子周圍,采用搶迎親人筷子的方式,讓他們出笑話。
當所有迎親人休息後,女方家為慶祝婚禮,便開始唱酒禮儀式,也稱唱婚嫁歌。一般酒禮儀式分兩隊人進行對唱,女方家族中嫁出去的女為一組,娶進來的媳婦為一組,先是在堂屋裏唱,然後再到屋外篝火邊唱。而這些歌曲的主題就是講述這段婚姻的來龍去脈,也包含一些天文地理知識和對新娘的教育等。待唱完後,女方家親人要給新娘送羊毛披張,以示惜別。
第二天吃完中午飯後便開始發親,在發親前,新娘所騎的馬匹必須要先跑幾圈,讓它拉完所有的屎尿,因為在發親的整個過程中,馬拉屎或拉尿都會被認為不吉利。儀式完成後,送親隊和迎親隊就出發了。
舉行婚禮
迎親隊在回來的路程中,不管路遠還是近,都必須在中途休息。到達男方家後,新郎仍不能出現,所有的儀式都是給新娘一個人舉行。新娘下馬之後所走的路必須要用幹淨東西鋪設,腳不能沾到泥土,到門口時,新娘的蓋頭也要被丟到屋簷上,這樣以示娶一個全新的媳婦進門。待將新娘送入洞房後,男方家的唱酒禮便開始了,但男方家的酒禮很隨意,對送親的人也是恭恭敬敬。
第二天晚上,所有男方族中人都要去給送親人敬酒,每戶去一個人,送親人要接受挨個挨個的敬酒。第三天早上,送親人和男方家進行完交接儀式後,男方家要取一半豬頭給送親人帶回去,並要求在女方家做吃了,以表感謝之情。
來源:畢節傳媒網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